<video id="mm64c"></video>
        <wbr id="mm64c"></wbr>
        昆明地鐵首期工程
          時間:2015-08-18  點擊量:   
        【字體:
        昆明地鐵1、2號線首期工程是昆明市南北向公共交通骨干軸線,貫穿昆明老城區和呈貢新區,由線網規劃中的2號線一期工程和1號線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組成,線路全長42.188公里,設站31座。首期工程南段于2013年5月20日通車試運營,2014年4月30日全線貫通運營。
        那么,疾馳而來的昆明地鐵,在工程設計方面又有哪些特點呢?
        昆明軌道交通首期工程共31個車站,其中地下車站25座,高架車站6座。由于跨越了四種不同的地質單元,車站支護設計具有較大的難度,涉及到強透水層的降水、富水地區的灰巖溶洞處理、泥炭質土的加固處理、周邊建筑物保護等問題。
        首期工程車站采用的工法有明挖法、蓋挖法(半蓋挖法)、暗挖法:場地條件及交通疏解條件好,采用明挖法,這種工法用于大多數車站;當交通疏解條件差,道路狹窄時,考慮半蓋挖法(蓋挖法),如北京路的5座車站以及日新環島站,也有部分車站在十字路口區段采用全路面蓋板,以解決路面的交通問題;當交通不能中斷時,則考慮采用暗挖法,如昆明北站二號出入口,橫跨北京路,采用了暗挖CRD工法。
        隧道區間工程設計難點頻出,但最終被鐵四院的工程師們一一破解,在地鐵建設史上記上了重要的一筆。
        ——隧道穿越巖溶區
        昆明地鐵首期工程在穿心鼓樓站前后2個區間均穿越巖溶區,且巖溶水較發育,富水性及透水性不均勻。在這種巖溶區內進行隧道施工風險極大,稍有不慎,隧道內就可能發生坍塌,涌水,導致北京路地面塌陷并影響周邊建構筑物及管線等的安全。
        鐵四院項目設計團隊從工程伊始就針對該特殊地質情況制定了有針對性的勘察方案,經過初勘、詳勘,累計揭示溶洞323個,其中有單層溶洞,多層溶洞,串珠狀溶洞,局部發育有溶洞頂板塌陷所形成的土洞,其中最大的溶洞洞高10.8米。據此,設計人員根據溶洞分布與區間隧道的相對位置、溶洞大小、溶洞性質及溶洞充填情況等對溶洞進行了分類并分別制定有針對性的處理措施,經過鐵四院內部及業主組織的數次專家評審會后,方案得以最終確定并順利實施完成。
        ——下穿昆明火車站
        昆明火車站地處貴昆線、成昆線、南昆線、昆玉線、內昆線的交匯處,是云南省、昆明市重要交通門戶的特等站。昆明火車站站場內有12條股道,6個站臺,站場總寬度約為103米,盾構下穿施工過程中保證昆明站建(構)筑物安全、運營安全是本工程重難點。
        鐵四院的工程師們在初步設計階段就針對該重難點展開專題研究,并在制定方案的過程中不斷與昆明鐵路局進行對接。經過不同設計階段,多次的方案編制、修改和評審后,該方案最終得以順利實施。
        由于工程實施前期各方準備充分,施工到位,最終將鐵路路基、路軌隆沉量控制在了較小的范圍,最大監測點累計沉降僅為-4.5毫米,未超出了10毫米的沉降控制標準,確保了昆明站的安全運營。
        此外,在建筑、結構設計及裝修裝飾設計方面,根據昆明作為旅游城市對景觀要求極高的特點,在車站造型和橋墩造型的設計上,鐵四院設計人員獨特構思,大膽創新,在昆明城中畫出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龍頭街站是首期工程北段里唯一采用全地面站點設計的地鐵站,高架兩層側式站臺車站形式,整個外觀呈半圓柱形。列車從車站一端穿入的場景,從遠處看猶如進入了時光隧道般,到了晚上燈光開啟后更有身臨“穿越”奇景的感覺。
        ——東風廣場站是昆明在建地鐵車站中規模最大的車站,該方案裝修主題為七彩云南,通過燈光、材質、藝術與文化的結合,展現極富現代感的地下藝術空間,呈現七彩云南的意象。
        ——區間橋墩的設計采用與昆明市花相匹配的茶花墩梁造型方案,植物造型的橋墩,與昆明春城的美譽相協調。區間獨柱墩的立面造型如山茶花,以山茶花的形態作為設計元素,運用分解、引入、切分等設計手法對橋梁的形態加以整合,以橋墩的柔美,順暢與弧形的箱梁相結合,產生和諧之美,使之互相協調,顯得親切得體,又不失個性鮮明,整體造型如同兩片生機勃勃剛破土的春苗,寓示昆明充滿活力、充滿希望。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 国产91在线日本网站
              <video id="mm64c"></video>
              <wbr id="mm64c"></wbr>